你错了。“又有财力又有人力”是个误会,是穷人以为了富人生活。事实上,宝玉既没有财力,也没有人力。何以见得?我们来看这几个细节。
宝玉和蒋玉菡一见如故,解下扇子上的玉玦扇坠相赠。晚上回家,袭人发现扇子没了扇坠,宝玉的解释是“马上丢了”。这样的小东西,宝玉并不肯实话相告。不是不信任袭人,而且一旦说了实话,就需要解释清楚,就会引出许多口舌。
晴雯被撵,王夫人下的命令是“只许把他贴身衣服撂出去,余者好衣服留下,给好丫头们穿”。宝玉倒也知道,这时晴雯的物质需求非常紧迫。可他也没有直接给晴雯送点钱物,而是和袭人商量:“倒是把他的东西,作瞒上不瞒下,悄悄的打发人送出去与了他。再或有咱们常时积攒下的钱,拿几吊出去给他养病,也是你姊妹好了一场”。给晴雯衣裳钱财,也需要经过袭人。
袭人对宝玉的约束力,不仅仅在感情方面,还有一种责任。大热天赶着打结子,就是为了给宝玉替换扇套,“你虽然不讲究这个,若叫老太太回来看见,又该说我们躲懒,连你的穿带之物都不经心了”。迎春的乳母偷了累丝金凤,迎春怯懦不敢追究,丫鬟绣橘就“又气又急”起来:“姑娘虽不怕,我们是作什么的?”主子小姐少爷的穿戴配饰,都是丫鬟们的责任。
钱财也是一样。除了探春,“那一位姑娘的钱不是由着奶奶、妈妈们使?”宝玉屋里李嬷嬷“告老解事”出去了,管钱的责任就落到袭人头上,以至于宝玉都弄不清钱放在哪里,要和麝月一起去找。
责任和义务,从来是相伴而生的。如果宝玉不见了扇坠、璎珞、大珍珠、金八角,说不清去向,或者明言是送了不该送的人,袭人为了减轻自己的责任,也有可能向贾母王夫人汇报。而“流荡优伶,表赠私物”的罪名,即使是贾母,也不可能轻饶轻放的。
这么一说,肯定有读者要不服气了:“说得宝玉这么可怜,比穷人还不如,你自己相信吗?”
是的,宝玉当然不穷。比如为了给他祈福,“以后大凡宝玉出门的日子,拿几串钱交给他小子们带着,遇见僧道穷苦人好施舍。”晴雯之类的二等丫鬟,月钱只有一吊;宝玉出一次门,就要“几串”,你能说宝玉可怜吗?
宝玉不穷,只是没有自由。用他自己的话说,就是“能说不能行”、“虽然有钱,又不由我使”。
有钱而不能自己使,到什么程度呢?他去看晴雯,找个老婆子带路,老婆子不肯,宝玉只能“死活央告”、“许他些钱”——没有给现钱,只是“许”下给钱,为什么?当然是宝玉手里根本没有现钱。
连使唤老婆子带路去看晴雯,宝玉都需要“死活央告”,而且拿不出现钱来行贿,你还能说宝玉“既有财力又有人力”去救晴雯吗?
掘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